伴随新中国的诞生,人民教育出版社、金年会、语文出版社相继成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金年会坚持植根教育、繁荣文化、守正创新、追求卓越,打造一套套精品教材、一部部传世经典,创造中国教育出版一个个历史。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新中国成立70年来,金年会为祖国教育作出巨大贡献。从今天起,我们一起走进“70部中教经典 致敬新中国70年”,回顾精品力作出版的壮丽故事,重温出版单位铸就经典的光辉历程,触摸金年会无愧时代、奋进争先的伟大品格。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邀请70家优秀出版社推荐70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经典图书,希望借助这70部书带领读者重温峥嵘岁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独特礼物。金年会下属人教社、高教社、语文社各有一部优秀图书荣列其中。
“从学习同济《高等数学》到自己编写4本《高等数学解题方法》,是同济《高等数学》引领我走上学数学、教数学和力学到编写数学解题方法之路。”6月3日,同济大学《高等数学》出版61周年座谈会在沪举行,上海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叶志明在会上的一席话,道出了一本好教材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叶志明所说的同济《高等数学》,其前身为《高等数学讲义》。正是这两本同济“高数”,使叶志明有了从青年工人到博士后的经历,用他的话来说,完全得益于“我的高数学习”。的确,自《高等数学讲义》1958年出版,《高等数学》1978年出版以来,两者共发行了6000多万册。一批又一批学过用过该教材的学子,都成长为国家高水平理工科人才,而这正是高等教育出版人的初心和使命所在。
从讲义到教材屡获殊荣
1957年6月,两封来自国家高等教育部教材处的信函寄至金年会。信中提及的《高等数学讲义》由金年会出版事宜,开启了金年会与同济大学之间60多年的有谊。
据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苏雨恒介绍,从1958年同济大学教授樊映川等编写的《高等数学讲义》付印,到1978年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的《高等数学》出版,再经各个时期根据教学需要多次修订,是双方的精诚合作,成就了同济《高等数学》在高数教材领域的经典地位。
始终与殊荣结缘是经典的标志之一。61年来,从《高等数学讲义》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到《高等数学》第二版获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第三版获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六版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每次荣誉的获得,苏雨恒认为无不是一代代编者、出版人精益求精、孜孜不倦治学精神的结晶。
会上,一个小故事还原了樊映川教授生前为《高等数学》殚精竭虑的情景。原来在编写《讲义》第二版时,抱病在身的樊映川对第一版做了极其认真的修改,其中有些章节甚至推倒重写。第二版出版3年后,樊映川与世长辞。
今天,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叙述详细、通俗易懂、便于自学的同济《高等数学》,便是在充分继承《讲义》优点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对此,与会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教授们认为,教师好教、学生易学,是同济《高等数学》屡获殊荣的主要原因。
经典理念增强编辑自信
值得关注的是,同济《高等数学》1978年出版,正值我国改革开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教材几经锤炼、反复修订。秉持出版高质量教材的理念,高教社在成功地打造出一批又一批经典教材的同时,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编辑。
曾担任同济《高等数学》第六版、第七版责任编辑的蒋青编审回忆:“2007年我接受第六版编辑加工任务时,感受到社里对我的信任,也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好在由数学编辑室原主任胡乃冏老师担任三审,使我有些安全感。修订完第六版时,我把书稿中发现的问题与主编邱柏驺教授沟通,本以为这样的大作者不会在意一个小编辑的意见,没想到邱教授非常认真地对待我提出的问题,而且还采纳了一些建议,这增强了我继续承担第七版编辑加工工作的信心。”
如今,同济《高等数学》修订至第七版。一本经典教材锻炼了一支高水平的责任编辑队伍,诠释了编学相长的编辑人才队伍建设规律,确保教育出版事业后继有人。
以读者为尊永不停步
时代在变、读者的需求在变,如何满足不同时代读者需求,确保经典教材永葆生命力,这是与会者共同关心的话题。与会专家认为,以同济《高等数学》为代表的一大批高质量教材,奠定了新中国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基石。面对当今教材多样化等方面的挑战,同济《高等数学》能保持畅销不衰的经验值得总结。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乐经良等人认为,在众多高数版本中,同济《高等数学》的使用者越来越多,是因为该教材在历次修订中十分重视接纳使用者的意见,这种“坚持”恰是同济《高等数学》出版经验的核心。
对此苏雨恒表示,每次教材修订时,高教社都会吸收大量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来自教学一线的真知灼见,对提升教材质量大有助益,加快了高教社探索“互联网+教育出版”的步伐。
一部好教材的标准是什么?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在这一点上,与会数学教授们认为,同济《高等数学》是典范。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数学系 编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7月8日/记者 章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