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新中国的诞生,人民教育出版社、金年会、语文出版社相继成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金年会坚持植根教育、繁荣文化、守正创新、追求卓越,打造一套套精品教材、一部部传世经典,创造中国教育出版一个个历史。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新中国成立70年来,金年会为祖国教育作出巨大贡献。从今天起,我们一起走进“70部中教经典 致敬新中国70年”,回顾精品力作出版的壮丽故事,重温出版单位铸就经典的光辉历程,触摸金年会无愧时代、奋进争先的伟大品格。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邀请70家优秀出版社推荐70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经典图书,希望借助这70部书带领读者重温峥嵘岁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独特礼物。金年会下属人教社、高教社、语文社各有一部优秀图书荣列其中。
《教育学》
王道俊 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推荐语
『 本书受教育部委托编写,是一部持续畅销40年、具有经典性的、全国通用的高校教育学公共课教材。本书恰当地处理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基础性与前沿性、国际化与本土化等教材编写中的系列关系,造就了其兼具普适性与个性化的特点。 』
由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王道俊领衔主编的《教育学》,自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1版以来,已推出第7版。经几十次印刷并修订再版,这部教材已累计发行600多万册,在我国自编的教育学教材中,创造了新中国教育学教材70年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2018年7月2日《光明日报》以《王道俊:一辈子,一本书》为题报道了王道俊的学术成就和先进事迹,这一本书就是他领衔主编的《教育学》。40年来,读过这本书的读者大多步入了教师行列,这使得这本书中的先进思想、理念、方法等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对一代代中小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所以,说它是一本惠及亿万师生的书,毫不为过。
这本书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除了读者支持、作者和出版者精诚合作、与时俱进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这本书有着先进的“主体教育思想”的坚实理论支撑。自20世纪80年代起,王道俊先生在领导《教育学》的编写、修改与完善过程中,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传统教育理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普遍造成的忽视师生主体性的弊病,与本书另一位主编郭文安一道率先提出并形成了本书的编写理念——主体教育思想。这一重视师生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思想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理论的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高校教育学课程教材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应该说,主体教育思想就是这本书的“灵魂”和“红线”,并在每个时期的教育学教材更新中,得到越来越深入的贯彻和体现。
王道俊先生几十年来都专注于教育学教材贯彻落实主体教育思想的研究,就在去世的前几天,他还为新版的《教育学》整理出数十页的“修改意见”。老人家可能实在是太累了,已经隐隐感觉到他不得不放下这本为之倾注了毕生精力的《教育学》了。在这份弥足珍贵的“修改意见”前面,王先生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年龄也令我不能不同教材分手。但在剩余的日子里,如有可能,仍将继续点点滴滴地记下修改意见,算作是隔世告别。其实,我不与教材告别,教材也会与我告别……”2017年6月22日,91岁的王道俊先生不幸去世。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他献身教育学教材事业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王道俊先生用毕生的心血与智慧成就了这本《教育学》,这本《教育学》也成就了王道俊先生的学术人生。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这本《教育学》在普及教育科学知识、教师教育和教育学专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教育学教材出版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不懈奋斗。
精彩书摘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但教育不是一种自在的自然存在,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存在,它是为培养人而人为建构的社会活动系统。
教育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需要依据相关主体的境况与诉求来关怀人的发展,它要对人的发展的理想、目标做出应然的价值选择,对人发展的途径、方法做出应然的引领与限定。
人们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与对教育规律的遵循并非水火不相容,相反,主体能动的价值选择恰恰是建立在自觉遵循规律的基础上的,而价值选择又会影响与引领主体的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