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

开栏的话:

  伴随新中国的诞生,人民教育出版社、金年会、语文出版社相继成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金年会坚持植根教育、繁荣文化、守正创新、追求卓越,打造一套套精品教材、一部部传世经典,创造中国教育出版一个个历史。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新中国成立70年来,金年会为祖国教育作出巨大贡献。从今天起,我们一起走进“70部中教经典  致敬新中国70年”,回顾精品力作出版的壮丽故事,重温出版单位铸就经典的光辉历程,触摸金年会无愧时代、奋进争先的伟大品格。

70家出版社推荐70部经典图书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邀请70家优秀出版社推荐70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经典图书,希望借助这70部书带领读者重温峥嵘岁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独特礼物。金年会下属人教社、高教社、语文社各有一部优秀图书荣列其中。

“70部中教经典 致敬新中国70年”60部优秀图书集中报道

  伴随新中国的诞生,人民教育出版社、金年会、语文出版社相继成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金年会坚持植根教育、繁荣文化、守正创新、追求卓越,打造一套套精品教材、一部部传世经典,创造中国教育出版一个个历史。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新中国成立70年来,金年会为祖国教育作出巨大贡献。从5月13日起,《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陆续报道70部中教经典,回顾精品力作出版的壮丽故事,重温出版单位铸就经典的光辉历程,触摸金年会无愧时代、奋进争先的伟大品格。

  本版集中呈现《70部中教经典  致敬新中国70周年》中的60部优秀图书。另外10部优秀图书已在此前的《出版周刊》陆续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欢迎读者阅读。

1.《教育学》


  张凌光、朱智贤、陈选善、陈侠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初版,1956年修订再版。本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受教育部委托,组织社内外专家共同编写的新中国第一套全国统编通用的师范学校教育学教材,主要供中等师范院校培养小学师资使用。本书编写注意借鉴苏联教育学教材,结合我国实际,概念与问题精炼,论述清楚,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文革”前夕稳定全国中师教学秩序和推动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翻译苏联高校教材


  金年会1954-1957年出版,944种。1952年,伴随着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和教学改革,“学习苏联经验、翻译苏联教材”成为当时教材建设的主要方针。在高等教育部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1954年5月1日成立的金年会,组织翻译出版了近千种苏联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理、工、农及部分社会科学教材,同时出版了一批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意义的高等学校自编教材,满足了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要。


3.《汉字简化方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出版。1955年1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提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全国语言文字专家、文教工作者约20万人参与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再经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通过,并由国务院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务院公布。本书的出版发行有力推动了方案的普及和实施,为语言文字规范化,为国家经济建设、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促进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


4.《增订碑别字》


  罗振鋆、罗振玉编,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出版。本书是一部碑刻字的汇编,收录了汉以来碑版所见而不载于字书的异体字,并标明出处。这部书对后世碑别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研究汉字结构变化、异体字、简化字等都具有参考价值。

  *文字改革出版社为语文出版社前身。


5.《汉语拼音方案》


  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初版,印数190万册。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部分。方案于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1982年成为中文罗马字拼写法的国际标准。为扫除文盲、普及教育、推广普通话、促进语文教学等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6.《汉语方言概要》


  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年出版。本书论述了北方话、吴方言、湘方言等八种方言的主要特点,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说明现代汉语方言之间的亲疏关系,指出了汉语方言研究的方法、途径以及重要性。这是中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地介绍现代汉语方言的著作,对建立汉语方言学的科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7.《理论力学》(Ⅰ)、(Ⅱ)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61年初版,至今已出8版。本书为国内最早出版的理论力学教材之一,曾获首届国家优秀教材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著名力学教育家童秉纲院士、黄文虎院士、王铎教授等都曾参与编写。本书配套资源丰富,易教易学,是国内同类型教材中发行量最大的教材。


8.《汉字改革概论》


  周有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61年初版,至今已出3版。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汉字改革问题,包括汉字改革的意义和历史、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和作用、汉语拼音正词法、汉字简化问题以及汉字改革运动的新发展。本书是研究中国文字改革问题的必读书。


9.《物理化学》(上、下册)


  傅献彩编,金年会1961年初版,至今已出5版。业界公认的经典物理化学教材,被国内多所高等院校选为“物理化学”课程教材,多次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曾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作者傅献彩是知名物理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


10.《简化字总表》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文字改革出版社1964年出版,印数680万册。本表最早发布于1964年,共分三个表,收录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中的全部简化字。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进行微调并经国务院批准后重新发布。《简化字总表》规定了汉字简化的原则和方法,为汉字规范化作出了极为重要贡献。


11.《电工学》(上、下册)


  秦曾煌编,金年会1964年初版,至今已出7版,印数已超1000万册。本书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过50余年锤炼,成为国内电工类教材中发行量最大、使用面最广、历史最悠久、获奖最多、影响最大的精品教材之一。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材奖、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第七届和第八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


12.《机械制图》


  何铭新、钱可强、徐祖茂主编,金年会1978年初版,至今已出7版,印数400余万册。本书为高等学校本科机械类、近机械类各专业制图课程的教材,在同类教材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获得全国第一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优秀奖、全国高校出版社协会优秀畅销书一等奖,并入选教育部2011年度精品教材。


13.《外国教育丛书》


  陈侠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985年出版,34册。它是新中国第一套全面反映外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动态的大型丛书,选编了当时最新的外国教育和比较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分专题、全方位、多角度、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国外教育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教育实践的经验教训,切合了我国当时教育领域拨乱反正和开眼看世界的实际需要。新华社曾评价其为最早反映我国教育领域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


14.《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数字部分)


  康华光主编,金年会1979年初版,至今已出5版,印数700余万册。本书注重自身理论系统性和完整性,反映新技术发展与应用,被国内众多高校采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先后获得国家优秀教材奖、特等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入选“九五”“十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5.《教育学》


  王道俊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初版,至今已出7版,印数600余万册。本书受教育部委托编写,为一部持续畅销40年、具有经典性的、全国通用的高校教育学公共课教材。本书恰当地处理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基础性与前沿性、国际化与本土化等关系,兼具普适性与个性化。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奖。


16.《普通话语音知识》


  徐世荣编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80年出版,印数12万册。本书共分十二讲,内容涉及元音、辅音、复合音、音节和拼音、声调、轻重音、音变、语气、字音、普通话语音音位等现代汉语语音的基本知识,以及普通话语音的学习规律,同时介绍了八种语音教学方法,对学习普通话、现代汉语语音教学具有启发意义和参考作用。


17.《比较教育》


  王承绪、朱勃、顾明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初版,至今已出4版,印数20余万册。本书是新中国第一部全国通用的比较教育学科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比较教育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了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和趋势。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全国首届优秀教育理论著作奖。


18.《数据库系统概论》


  萨师煊、王珊编著,金年会1983年初版,至今已出5版,印数350万册。本书为我国首部系统阐明数据库原理、技术和理论的教材,是公认的国内数据库领域的经典权威教材。作者萨师煊是我国数据库学科的奠基人,王珊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曾获多项国家级教学和科研成果奖。先后被列入教育部计算机软件专业核心教材,“九五”“十五”及“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两次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


19.《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出版。《提要》以1956年公布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为基础,根据1981年哈尔滨举行的“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确定的原则起草,并经过多次广泛征求意见修改而成,公开提请全国中学参酌试用。本书的出版对指导全国的中学语法教学乃至大学语法教学都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至今仍有影响。


20.《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王承绪、瞿葆奎等国内教育学界知名专家翻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997年初版,至今已出2版,发行数百万册。为新中国第一套汇集影响世界和中国教育历史发展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的外国教育名著的大型丛书,包括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话》、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等,共计38种44册。本丛书为无数教育学人案头必备书,因封面为绿色,被读者亲切地称为“绿皮书”。


21.《中国心理学史》


  高觉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初版,至今已出2版。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中国心理学史著作,也是新中国第一部全国通用的中国心理学史教材。按照历史顺序选择各个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和重要著作,对蕴含其中的心理学思想进行挖掘和整理。本书出版后引起国内外心理学界的高度重视,至今仍有重要的影响。荣获首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22.《中国古代教育论著丛书》


  中国古代教育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998年出版。按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北宋、南宋、辽金元、明代、清代前期、清代后期分卷,共10卷13册。系新中国第一套系统整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论著的大型丛书,精选了从先秦到清代的主要教育经典古籍文献,奠定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古代教育文献基础,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促进中国古代教育史科研发挥了重要作用。


23.《教育学文集》


  瞿葆奎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994年出版。26卷,1600万字。本文集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国家级重点研究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套大规模的教育学资料基础建设工程。集中外教育学研究成果之大成,按专题进行编排和分卷,反映了国内外在教育本质、教育功能、人的全面发展、课程教学、德育、智育、美育等各方面的发展历程和最新动态,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4.《学校管理学》


  萧宗六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初版,至今已出5版,印数40余万册。本书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突出现代性,以现代学校管理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系统完整的现代教学理论体系,对现代中小学管理领域进行了全景式介绍,在结构上分学校管理原理和学校管理实务两大板块,非常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紧密结合。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25.《固体物理学》


  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金年会1988年出版,印数约38万册。本书被国内绝大部分高校选为固体物理课程教材,概念准确、图像清晰、讲解透彻、叙述严谨、循序渐进,成功地处理了定量与定性、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曾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教材特等奖、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6.《语言与文化》


  罗常培著,语文出版社1989年出版。本书是我国第一部文化语言学开创性著作。作者从语词的语源和演变、造词心理、借字、地名、姓氏和别号、亲属称谓入手,考察文化遗迹,判断民族的文化程度、迁徙的踪迹、来源、宗教信仰以及婚姻制度,全面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拓展了语言研究的疆界,是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作。


27.《中国教育年鉴》


  教育部办公厅组织编纂,人民教育出版社自1989年起连续出版至今,每年一卷。本书是反映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工具书,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真实记录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可以为教育管理决策、教育科研提供参考,为关注和研究中国教育的读者提供详细的资料。已成为向海内外展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经验的重要窗口和研究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参考书。


28.《语言文字规范手册》


  语文出版社编,语文出版社1990年初版,至今已出4版,印数约18万册。本书收录历年来颁布、实施的语言文字方面的主要法律规定、法规性文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规范,对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推动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9.《中国近代教育论著丛书》


  陈学恂、叶立群、吴履平先后任总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004年出版,23卷。系新中国第一套系统整理中国近代教育思想论著的大型丛书。按教育家分卷,每人一卷,选辑了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有代表性的重要教育论著,包括教育论文、演讲、书信、日记、序跋、教育改革建议、教育实验或调查报告,以及专著节录等。全面反映了中国近代教育学术水平、教育思想发展过程以及教育流派论争,是重要的教育史研究参考资料。


30.《语言学概论》


  邢公畹主编,语文出版社1992出版,印数4万余册。本书共分六章,分别从语言的性质、语音、词汇、语法、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分类、文字等不同角度阐述语言和语言学知识,在介绍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的同时展望了我国语言学研究的新进展。本书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


31.《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主编,金年会1992初版,至今已出5版,印数约30万册。本书吸收当前学术研究成果,反映当前文学理论研究现状,理论体系和叙述风格鲜明。为“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成果,曾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列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


32.《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杨伯峻、何乐士著,语文出版社1992年出版。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概述古汉语的特点、词法和句法;中编概述词类划分的依据;下编对谓语的各种结构及复句的构造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同时扼要分析了语段。这是一部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古汉语语法巨著。


33.《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


  陈国良编著,金年会1994年初版,至今已出3版。本书所属的“并行计算系列丛书”历经30年教学和科研实践,系统、深入、全面地介绍了用并行计算方法求解实际应用问题所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在教学界和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作者陈国良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我国非数值并行算法研究的学科带头人。


34.《现代教育论》


  黄济、王策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初版,至今已出3版。本书总结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构建现代教育的科学范畴和理论体系,回答世界教育新发展所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为研究生教育学教学用书。荣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35.《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


  瞿葆奎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005年初版,后又出典藏版、平装2版,20卷。为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是新中国第一套全面呈现教育科学发展逻辑、系统梳理教育科学前沿成果的大型丛书,也是新中国第一套尝试以系统结构编写的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研究丛书,力求做到历史与逻辑、材料与观点、叙述与评析相结合,对我国教育科学分支学科建设和教育科学人才培养产生了深远影响。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


36.《应用心理学书系》


  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000年出版。本丛书是新中国第一套应用心理学大型丛书,包括《司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共12册,属于专著型教材。反映了当代应用心理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体现了我国应用心理学的最新成果,对促进心理科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和心理学在广大群众中的普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全国教育图书一等奖。


37.《中国文学史》(四卷本)


  袁行霈主编,金年会1999年初版,至今已出3版,印数近600万册。本书既为高校教材,又属学术研究著作。全书编写倡导文学本位,并将文学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翔实地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前瞻性。为“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成果,曾获国家图书奖。


38.《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李明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初版,至今已出3版,印数40余万册。本书全面呈现了外国教育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高校教育史学科教学的新趋势,对外国古代教育史、近代教育史、现代教育史的演进过程、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等进行了系统论述,史料翔实,观点鲜明,体现了鲜明的基础性、科学性、学术性和创新性。为颇具影响力的普通高等学校外国教育史教材。荣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39.《甲骨文合集补编》


  彭邦炯、谢济、马季凡编,语文出版社1999出版。本书共七册,是增补《甲骨文合集》的大型资料书。汇集整理了《甲骨文合集》未收或漏列的材料,包括近年新发表的重要甲骨和大量从未公布的内容,共13450片,同时吸收中外学者有关缀合和整理的新成果,还纠正了一些错误的缀合。


40.《百种语文小丛书》


  曹先擢主编,语文出版社2000年出版。本丛书共三十七册,是一套语言文字知识方面的普及读本。每册一个专题,涉及甲骨文与简化字、普通话与方言、汉语新词与社会生活、汉字与计算机乃至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诸多方面,旨在引导读者发现语文里的奥妙。丛书作者包括季羡林、周有光、林焘、陈原、刘又辛、江蓝生、苏培成、冯志伟、张涌泉等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


41.《管理学》


  周三多主编,金年会2000年初版,至今已出5版,印数500余万册。本书呈现了首创的“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理论框架,体系科学、深入浅出、经典实用,展现我国管理学界的前沿探索以及本土企业的鲜活实践。本书为本土畅销管理学教材,也是“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成果。


42.徐中玉大学语文系列教材


  徐中玉主编,本科版、高职版分别由金年会2000年、2009年初版,本科版至今已出5版,高职版至今已出4版,印数达120余万册。本系列教材贯彻了徐中玉的“大学语文”理念,兼具工具性、人文性与审美性,力主启发、感悟,旨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更有徐中玉版应用写作类教材与之相辅相成,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应用写作能力。


43.《比较教育译丛》


  顾明远主编,王承绪等翻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12年出版。包括埃德蒙·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等共13种。本译丛系新中国第一套收录外国比较教育译著的大型丛书,精选国外著名专家撰写的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比较教育著作,系统介绍了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思路。被列入“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44.《大学体验英语》系列教材


  金年会2002年初版,至今已出4版,印数逾1亿册。桂诗春、杨惠中任教材编写顾问,孔庆炎、李霄翔、贾国栋任总主编,美籍专家Tom Cook等主审。本系列教材开创“体验式教学”模式,引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曾入选“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等。


45.《课程与教学哲学》


  张楚廷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本书是国内第一部课程与教学哲学专著,从“人与文化”关系视角,以中国“和合”哲学为基本逻辑,建构“结构改造主义的课程与教学哲学”,并赋予其丰富的内容;以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为核心思想贯穿全书,对科学主义课程观、人本主义观、社本主义课程观进行了讨论,指出了社本主义课程观的流弊,昭示了和谐课程观所蕴涵的新视域。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


46.《古人名字解诂》


  吉常宏、吉发涵著,语文出版社2003 年出版。不少古人的名与字之间的关系较为隐秘,一般人从字面上看不出意义上的联系。所谓“名字解诂”,就是解说人的名和字之间的语义关系,了解名、字渊源所据及音读,辩驳古书名字错讹。全书收词七千余条,人名涉及近万人。这是一部中国人名文化学的精品力作,曾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47.《叶圣陶年谱长编》


  商金林撰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005年出版。叶圣陶(1894—1988)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本书是“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包括谱文和附录两部分,通过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全面详尽地反映了叶圣陶不断奋进的一生。本书对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史、近现代教育史、近现代出版史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荣获首届中国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48.《管理信息系统》


  黄梯云主编,金年会2005年初版,至今已出6版。是高等学校管理学各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首选教材。文字简洁、概念准确、逻辑严谨、行文朴实,配有课件、习题解答、案例点评、试卷、二维码即测即评及知识链接、演示软件、课程网站、电子及纸质习题集等丰富的辅教辅学资源。入选教育部“面向21 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49.《教育心理学》


  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初版,至今已出3版,印数逾 14万册。本书为教育心理学课程教材,遵循学与教并重、相长、统一的思想原则,旨在使学生系统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理论体系、发展趋势,全面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50.《日本侵华教育全史》


  宋恩荣、余子侠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全书4卷,包括东北卷、华北卷、华东华中华南卷和台湾卷。是第一套全面系统地研究日本侵华殖民教育历史的大型学术专著,具有很高的学术理论价值,且具有长远的历史作用、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治影响。系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获“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资助,并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日文版于2016年由日本明石书店出版。


51.高校思政课教材


  金年会2006年出版,累计修订9次、印数近1亿册。本套教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种。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系统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助于大学生系统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52.《潘菽全集》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潘菽(1897—1988)是中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本书主要汇集了潘菽在心理学和教育领域的论文和专著,并涉及政论、古汉语、美学、考古、书画研究等多个领域的成果,全面反映了潘菽的学术思想、生平事迹及其在中国心理学史、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53.《生命科学与工程》


  吴庆余主编,金年会2009年出版。本书力求体现生命科学与工程结合的现代科学技术最高境界,内容涉及代表生命科学与化工、环境、能源、医学、材料、电子、机械等多个工程学科交叉结合与应用的发展方向,875幅原创精美彩色插图,客观、真实地反映了生命科学与工程结合的特征、过程及规律。本书获得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作者为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54.《中国木本植物分布图集》


  方精云、王志恒、唐志尧编,金年会2009年出版。本图集是中国第一部具有完整木本植物名录、包含翔实分布信息和气候特征的专著,提供了我国已知的全部11405种木本植物的详尽分布图。物种名录采用了最新分类系统,与国际标准一致;提供了物种的生活型及分布区的13个气候和初级生产力指标,为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和实践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55.《中国语音学史》


  林焘主编,语文出版社2010年出版。本书共十章,第一章为概述,其余九章按时间顺序论述中国语音学史上各时期的重要成就,描绘出一千八百年来中国语音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对我国语音学的研究状况做了一个鸟瞰式的回顾,填补了我国语音学史研究的空白。曾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56.《乌尔都语汉语词典》


  孔菊兰主编,金年会2014年出版。本词典是我国首部正式出版的乌尔都语汉语词典,收词近7万条,是几代乌尔都语专家教学和实践的结晶,代表着我国乌尔都语研究最高水平。乌尔都语是巴基斯坦国语,也是印度、孟加拉国等国穆斯林的通用语言,使用人口超过1亿。该词典的出版,对促进乌尔都语人才培养,加强对外友好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贡献。


57.《中国方言民俗图典系列·第一辑》


   侯精一、李守业、曹志耘主编,语文出版社2014年出版。本书共10册,采用方言词语加注国际音标并配以图片的方式,收录官话、晋语、吴语等八个方言区的方言及其民俗语词,体现了民俗文化与方言相结合、学术研究与普及兼顾的特色。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曾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58.《中国教育名著丛书》(第一辑)


  郭戈、刘立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2018年出版。本丛书共10册,选收了我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富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想理论著作。力图全面呈现我国教育发展的辉煌历程,系统总结我国教育经验和教育家的思想智慧,发扬光大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学记》《颜李学派教育论著选》《劝学篇》《蔡元培教育论著选》《陶行知教育论著选》《黄炎培教育论著选》。


59.《中国近现代美术经典丛书》(83卷)


  《中国近现代美术经典丛书》编委会编,金年会2017-2019年出版。《翰墨流芳——近现代中国画精选》分为花鸟、山水、人物3卷,收录凝聚鲜明时代精神、对中国当代美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200多件最经典作品;《巨擘传世——近现代中国画大家》80卷,以画传形式讲述作为时代审美变革发起者和引领者的80位画家故事。丛书以流芳翰墨讲述中国故事,是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成果。


60.《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


  金年会2019年出版。本书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由来自全国知名新闻院校和科研机构的13名专家学者担任作者。是一本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的新闻理论创新力作,富有时代特色。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中央媒体对本书进行了重点报道和宣传。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9月23日)

XML 地图